--> 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未來會是怎麼樣呢? 走一步是一步

偏執十八度角 這個部落格藏著許多回憶,畢竟是號稱偏執吧,發文是以任性的角度出發,因此對於別人的眼光並不在意,不想要靠著個來過活,因此也沒有認真地經營。 這個部落格跟著台灣網路的發展,看過網路的風風雨雨,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許多風光一時的人事物,抵不過現實的摧殘。這小格子在估狗的庇佑下,不曉得還能撐多久。 而 偏執十八度角 的真實人生也不惶多讓,這幾年人生的劇烈變動,也促成了再度開啟這部落格的契機。接下來應當會把過去發文做一整理,調整方向成為個人媒體中心,或者開啟商業模式等等。但說老實話,會如何的發展還真的沒個準。因為網路環境也面臨變動,說不定哪天全部實名制了,網路長城和老大哥把網民脫光光盯著。 因此先整理文章與圖片,後面的發文會再做調整。因此 新朋友,歡迎,老朋友,更是別忘了留言打招呼。

公車見聞錄 (五)

公車見聞錄 (五) 昨天(2009/6/25)是牙齒日,一下班就衝上往牙醫的公車。 路上只擔心著牙醫又會如何虐待可憐的牙齒,因此眼睛空洞著望著車外,對於公車上下人潮,阿伯與 歐巴馬 歐巴桑 怨靈般的想讓坐著的人讓出座位一律視而不見。 不過有個聲音 偏執的 把擔心的情境拉回到現實中。 一個穿紅色T恤的短髮女一直和公車司機講話,因為距離關係聽不清楚談話內容,只有敘述事情般的聲因從車頭傳出,當時想法是為何公車司機要和乘客聊天?但是車速與煞車都沒有異樣,因此就自動屏障這景象。 很快的就到站,往前走等著刷卡下車時覺得情況似乎有異。紅衣女子年紀約20多歲,不斷的向公車司機說話,公車司機除了偶爾看一下那女子之外並沒有回話,仔細瞧紅色T後領處有c-are-us.org.tw字樣。 這不是喜憨兒的網站嗎? 頓時有點了解狀況。 但那女子說著說著就焦急的提高音量並開始垂打頭與拉扯頭髮,在女子附近的人也變得有點尷尬。 幸好那女子沒有再有激烈動作也下了車,但是這樣的人似乎應當接受,後來那女子就下車。或許車上會有人慶幸這麻煩事不在他們身邊,可是那個女子似乎需要協助,但是他一下子就在人群之中消失。 但也沒時間擔心,待會的牙醫可是不等人的。 ==webmail發文==

Canon G10 開箱文

緣起: 由於正宮娘娘 Canon A95 歷經歐洲的風雪大修一次,目前呈現彌留狀態,因此上撲浪發問那個美姬是非得不可的? 撲友多推 Canon G10 姬為上選。 經過許久才想起這件事,趁著午休時間跑一趟照相器材街。才猛然發現,怪怪!Canon G10 可不便宜勒。 又再經過連續加班的煎熬,差點把想買數位相機的事給忘了,本來想再看其他比較不那麼貴的機種,但是一想起隨時可能被工作打斷計劃,馬上領錢敗了Canon G10 。 過程: B cup 的短裙妹看見客人上門,就 撲上來 機械式的詢問需求。因為早就鎖定 Canon G10,就直接了當的告訴他快點 掏出來 把東西拿出來瞧瞧。整個過程 男歡女愛 很平順的完成交易,還要再趕回去上班。 下好離手,要開啦: 黑色的外盒蠻有質感。 這可是花了17張小朋友才買到滴,揮淚..再見了小朋友...是公司貨才會看到彩虹呀(誤) Canon G10 躺著,來!笑開點...別害羞唷。嘖嘖!看那曲線,有種回到底片傻瓜風的感覺。 立起來,看這邊。這個角度很有fu阿... 窩...美背與超大螢幕 這個區塊就是挑中 Canon G10 的重點,手調快門與模組化的拍攝模式搭配,應當可以挑戰不同的攝影狀況。 鏡頭方面,按下右下按鈕就可以卸下蓋子露出轉接環,當然還要再去買個鏡頭才可接上去,在小朋友缺乏的狀態下,還是認命吧。 Canon G10 還有 曝光補正 與 閃光燈熱靴 ,如果把以前閃光燈加上去,應當會頭重腳輕吧。 最後,Canon G10 還附上個套子。 感覺上很擠,不曉得這樣是保護機器還是會磨壞他呢?? 由於一買回來就在充電,所以這次開箱文並沒有 Canon G10 開機情形,所以會再發一篇有關使用 Canon G10拍攝的文。 最後: 感謝小妾 Olympus Fe240 的大力幫助,才可掀起新姬 Canon G10 的面紗。 (除了 Olympus Fe240 為網路照片之外,本文之照片為本站所攝,引用請告知並按本站引用宣告進行。)

救不回的未來 -- 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 Terminator Salvation

救不回的未來 -- 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 Terminator Salvation 從工業革命開始,巨大的蒸氣機冒著濃煙並發出嘎嘎聲響,人類的生命猶如受到猛獸威脅一樣,未知的恐懼深深烙印在人類心中。即使時代與文明的進步,人類心中深層恐懼被機器迫害或取代依舊沒有消失,加上文學、電影甚至漫畫的創作不斷的延伸,恐懼機器人成為熱門的主題。 1984年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開啟了好萊塢類型電影「機器人與人類」對抗的最佳範例。導演 James Cameron塑造機器人T-800具有人類外表且強悍到無法打倒,更讓 阿諾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以一句 「I'll be back」暴紅。 自此「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冤魂般活躍在各種媒體,陸續推出「魔鬼終結者2 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魔鬼終結者3」(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外加一個電視影集「終結者外傳: 莎拉康納戰記」(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插花。 2009年「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挾著更多的機器獵殺者與更難纏的反抗軍領袖 John Connor,在大銀幕上再度展開已糾葛13年的鬥爭。經過6年的等待,終於又有系列作滿足魔鬼終結者迷。不過許多看過的網友表示「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不如廣告般的精彩,面臨老梗將盡之窘況。故事延用以前的元素,天網Skynet、各類的機器殺手、逃避追殺、飛車追逐,「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沒有加入新意,別說魔鬼終結者迷失望,在一般的觀眾眼中也是無法造成深刻印象。 續集電影本身就有掙脫不開每況欲下的魔咒,「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系列也成了另類的經典,第一集看到的是T-800震懾的無敵象徵、第二集是液態金屬人T1000對抗父親形象T-800/ 101型、第三集是女機器人T-X 大鬧都會。到「魔鬼終結者」第三集時,已經是整系列最低的評價。沒想到「魔鬼終結者 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如果是這樣 --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從電影公司所放出來的消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帥哥 不來的彼特 (布萊德彼特 / Brad Pitt)將以老粧造形出現在這部片子,光是這個賣點就足夠吸引許多 小布 的粉絲高聲尖叫並買票觀賞。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由 F. Scott Fitzgerald 原著故事改編,獲得13項奧斯卡提名3項獲獎的殊榮,是一部文學改編電影的佳作。好萊塢影片很少能把主角從出生拍到死亡,大部份是敘述主角的不凡際遇或是生命的困難點,如影史鉅作「大國民」(Citizen Kane)也只能集中火力探究主角人生的高潮與挫折。但是導演 David Fincher 擅長時空交錯的敘事手法,配合編劇 Eric Roth 改寫 F. Scott Fitzgerald 筆下的Benjamin,在 Benjamin 奇異的人生有了更不平凡的血肉。 很多人都知道 F. Scott Fitzgerald 受到 Mark Twin 的這句話的啟發「Life would be infinitely happier if we could only be born at the age of 80 and gradually approach 18.」因而有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短篇故事。但編劇 Eric Roth 在影片中用 Daisy 來說出悲傷的造鐘匠所造的倒轉鐘開始,點出如果可倒轉的人生以與開始訴說 Benjamin Button 奇異人生的故事。 整部片沒有讓人神精緊繃的情節,很容易的讓觀眾參與 Benjamin 平凡的人生,有著養母的疼愛、遇見心怡的女孩、追求愛情、外出工作經歷風霜,繞了一圈後又回到出生的家園,除了反向成長之外不就是一般人所過的生活嗎? 但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並不主張宿命論,所有人都會歷經出生與死亡的關卡。反倒是一開始就明示著「如果是這樣」的人生,若是說一般人的人生是往下走的曲線,而 Benjamin

滿月圓 遊記 (二)

經過 滿月園遊記 (一) 驚險刺激的路程,終於接到稍正常的產業道路,標示著「滿月 圓 」國家森林遊樂區,順著路開就達到目的地。 遇見第一個免費停車場,不要客氣停就對了,因為到上面的停車場是收費且滿到溢出來。只要走一小段路,絕對比在上面塞車污染空氣還要划算。 嗯,到了第一關就是收錢關,上面寫著台北縣民只要半價阿...這是打老虎縣長的德政嗎??? 收費別 票種 票價 備註 遊樂區門票 全票/非假日 80 元 一般成人(台北縣民憑身分證半價) 全票/假日 100 元 一般成人(台北縣民憑身分證半價) 半票 50 元 兒童(台北縣民憑身分證半價) 團體全票/假日 80 元 20人以上團體全票8折 優待票 10 元 優待票 老人六十五歲以上,或殘障者(領有殘障手冊)及一位陪伴者 資料來源: http://www1.forest.gov.tw/ra/RA_Courier_01.aspx?RA_ID=0200001 基本上,爬這種山是一片小蛋糕,路就只有一條,伴隨著充足的陽光緩緩的走著是蠻舒坦的。隨著山路旁就是惡明昭彰的「大豹溪」,自然景色是美的沒話說,因此脫了鞋到溪中泡水,一面觀察著地形,發現溪床暗藏危機,不僅深淺無法目測,溪流的流速也很快,溪水更是冰涼。還沒入山時就看到有不少人在旁邊的溪流游泳與烤肉,真是替他們擔心阿。 一路上看到許多粉蝶與鳳蝶,記得人尿可以吸引蝴蝶,本來想如法「泡」製,但是礙於絡繹不絕的遊客,總不能嚇到別人吧...所以打消了這念頭。越往上走林相就不一樣,幽谷的感覺沒有被如潮水的遊客充淡,人們反而更能融入自然,減少了都會的緊張。 在半途還有個小木屋,裡面竟然有賣許多吃的東西,應當是為了讓我這種「都市聳」所設立的,一顆包子一罐寶礦力也瞬時補充能量,讓旅程進行最終的階段。經過了之字型的山路,有個分岔讓人選擇去看「滿月 圓 」或「處女」瀑布... 當然是「處女」比較好(羞) 最後終於見到「處女」的真面目了,在瀑布下方水氣非常的清涼, 聽說有很多的負離子嗎? 反正在那邊感覺是不錯阿,還可爬到觀瀑樓,坐著看宣洩不止的飛瀑有種奇異的平靜感,事實上那是非常吵的。 終於來過「滿月 圓 」了,如果還有機會來的話,還會再挑戰 GPS 所指的奇怪山路嗎? 或許換台四驅車吧... (以上照片為本站所攝,如需引用本作圖片請告知 Cyber Runner 並按本站引用宣告進行。)

滿月圓 遊記 (一)

上週日(6月7日)不知為何的冒出「滿月 圓 」這幾個字,因此一時興起就開著車往三峽方向奔去。 興奮的幻想著森林的芬多精充滿著每個細胞,光溜溜的在山林中披著白紗盡情的奔跑,臉上盡是回歸自然的笑容...(對不起我失態了)。 回過神來已過了碧潭橋,順著「安康路」走著就會接到「成福路」,學生時期這條路並沒那樣熱鬧,常騎著歐兜拜在路上穿梭。現在不一樣了,小小的路上兩旁都蓋了房子,自然的路上車水馬龍。 但是未曾去過「滿月 圓 」為何還那樣自在的開著呢?除了一份在台灣也不用怕迷路的帥氣之外,其實阿叔有練過滴,很多地方都可靠著車上的GPS導航。 可是呢!這正是科技可怕的地方,雖然知道「滿月 圓 」在三峽,印象中是經過三峽鎮後的地方,但在「成福路」靠進「竹崙路」突然顯示左轉。 在那一瞬間,記憶中的印象輸給了科技產品,方向盤就下意識的往左打。 這一往左走,竟成了「滿月 圓 」一日遊最精彩之處。原本110縣道突然變成更小的產業道路,在GPS的螢幕竟然出現許多蚯蚓般的扭曲路線。本來還腳踏車與行人在路上走,到最後竟然跟著GPS開到了只有一台車寬的不知明小路。往宜蘭的九彎十八拐也不夠看了,一路上連續升坡S彎道,F1賽車的髮夾彎,藤原的秋名山也比不上產業道路的詭厥。前面那種幻想親近大自然很爽的心情突然消失,換來的是方向盤上冒出了冷汗,祈求GPS不要出槌之外,更擔心前方如果有對向車,那還不知到黑羊白羊的故事如何收場。 心中開始浮現在第四台的新聞頻道打出,台北某男子依照GPS指示進入三峽地區山路而動彈不得,記者李惠虹的現場報導。然後SNG車與直昇機的出現,鏡頭就帶到一個滿臉鼻涕眼淚的歐吉桑被人救起。 不!這種事決對不能發生,打起精神連續刷過幾個彎道,還要注意有沒有突然衝出的東西。 就在自信心瀕臨崩潰時,終於接到「納仔產業道路」,古人所說的柳暗花明的意思全用在這種感覺,馬拉松的選手觸碰到終點時充滿汗水與淚水的笑容也出現在臉上。

捷運 傷人於無形 之 七武器

捷運 傷人於無形 之 七武器 捷運 (Mass Rapid Transit, MRT as Taipei Metro) 已成為現代人便利生活的一部份,乘客可以享受相對於公車的快速與乾淨,讓忙碌的城市交通與運輸更加的快速進行。 但看似現代化與文明的交通系統,其實隱藏著許多神秘的武器,善運用者可傷人於無形,讓周遭的人幹譙在心、不爽度破婊,更厲害的有可能會引起周遭滅絕的真空狀態,跟傳說中的 折凳 比起來,捷運武器更顯無形與殺傷力值更高。 經過 偏執 的評比,選出捷運七武器: 第七位: 手機 -- 厭惡度 40% 匿跡性100% 殺傷力60% 拜科技產業所賜,台灣的手機替換率與新品推出速度,很自豪的排在世界一二。捷運「手機」的危險程度,在於隱匿性良好,一般人只能在來電鈴聲響起時,扮隨著大嗓門的「喂~~ 」,才能發現中招。而一旁乘客殺死人的目光,對於大嗓門的手機使用者是無效攻擊。另外,有攝影功能的手機更是暗器,運用於乳溝與底褲的襲擊,是個極厲害的武器。 第六位: 耳機 -- 厭惡度80% 匿跡性10% 殺傷力80% 「耳機」是都會型男、美女提升自我形象必要配備,看似沉浸在自我世界並接受音樂薰陶。但是塞在耳朵小小的東西,發出鑽耳般的音調與砰砰的電子樂宛若六指琴魔再世,那種眾樂樂的好心腸卻讓其他乘客忍不著魔音傳腦連滾帶爬衝出車廂。 第五位: 小孩 -- 厭惡度90% 匿跡性0 殺傷力30% 「小孩」這種活體武器,會隨著時間變化由升級,有「哭鬧嬰兒」、「無法無天的兒童」到「白目國中生」等不同版本。但基本上,「小孩」是種生物炸彈,具有哭鬧翻滾嘔吐的高爆性,更恐怖的是無法拆解。 第四位: 包包 -- 厭惡度60% 匿跡性0 殺傷力100% 「包包」有許多功能,除了裝東西之外,還有提高身份、防止性騷擾等附加功能。但是「包包」厲害的地方正是他的多功性,由防禦轉為攻擊,人多時可以用來衝鋒陷陣,專門用來攻擊腹部與腿部脆弱的地方,更可以在坐進座位時一擊必殺旁邊乘客之臉部,善用者可謂之無敵。 第三位: 頭髮 -- 厭惡度90% 匿跡性50 殺傷力10% 但是「頭髮」在捷運上是個無法抵擋的刺針武器,無論是美女的飄逸的長髮或是歐八桑的大捲髮,無視他人的嫵媚的甩動或者不停的用亂翹的毛髮搔著旁人抓著吊環或竿子的手,都是秒殺旁人的好武器。 第二位: 報紙 -- 厭惡度100% 匿跡性90% 殺傷力

偏執的變臉 Face Off

今天終於狠下心,按了上傳版型的按鈕,揮別用了一年的版型。 記得08年初換第二次版型時,對於 偏執18度角 這個偏執的小地方,如何的發展下去抱持著不確定的感覺,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發文讓偏執的想法一篇篇的撐下去。而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與挫折,包括網路連線封鎖IP、工作調動、人事鬥爭等等,讓 偏執18度角 幾乎撐不下去,有好幾次想狠下心乾脆讓偏執的火燄熄滅算了。 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在 小學生聯盟 的同學以及常來訪的朋友給予打氣與支持,讓偏執的腳步蹣跚卻還可一步步的向前邁進。那怕是一句話,也讓 偏執 的心中有了走下去的能量,這一點是非常感謝各位給予溫暖。 網路上的虛擬世界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今天將 偏執18度角 進行換臉的工作,經過一兩個星期的準備工作,終於在鼓起勇氣變臉。那一剎那如同對著鏡子看著做完整形手術的臉,有種不習慣的陌生。 但這只是個開始,還會有許多地方會進行調整工作,若來看偏執的您有任何感覺或是需要修改的地方,請各位不吝賜教。 就讓 偏執18度角 與各位慢慢的再次熟悉吧!

20世紀少年 (20th Century Boys) 之 友達 (ともたち) 與 粉絲 (Fans)

20世紀少年 (20th Century Boys) 之 友達 (ともたち) 與 粉絲 (Fans) 這星期終於狠下心來把 浦澤直樹 的 「20世紀少年」補完所有進度。 看完「20世紀少年」這個大部頭作品,身為 老漫畫迷 對於這部必看的作品,現在才看完並不值得說嘴。但 偏執 常年的毛病 「等書出齊的耐心跟不上看漫畫速度」,老早就把「20世紀少年」列為靜止名單,直到最近「20世紀少年 第二章:最後的希望」的廣告影片在各地狂打,才重新把「20世紀少年」列入補進度的名單。 有人說「20世紀少年」史詩級的漫畫,從龐大的敘事體、橫跨數十年的時間軸線以及出場人物眾多,加上有關友情、宗教、次文化、自我認同等元素,偏執 的認為是夠資格列為日本漫畫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雖然「20世紀少年」號稱「科學冒險漫畫」,整部漫畫的社會批判性很強,議題圍繞在「朋友」二字,到最後讓許多讀者把重心放到「誰」才是朋友的懸疑上,一不小心可能會錯過 浦澤直樹 所布的局。 把「20世紀少年」一層層撥開之後,可能在「友達」(ともたち) 與「粉絲」(Fans)之間的關係如蜘蛛絲一般的把所有人事物都牽扯在一起。「友達」(ともたち) 與「粉絲」(Fans)這兩個外來語 (或稱網路世代語),比起「朋友」(歪果人縮的碰有)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區隔的更為細膩與複雜。畫作中的「朋友」核心貼近俗稱的「同黨」或「換帖」,稍為擴張出去可把「熟人」或「同背景的人」歸在廣義的朋友。而 浦澤直樹 把這架構在 友達 (ともたち) 與 粉絲 (Fans) 的認同關係之間,也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20世紀少年」第12集開始撥洋蔥,22集以為觸及事件核心,但 浦澤直樹 卻拋出「21世紀少年」上下兩冊,試圖揭開所有謎團。 事實上,等到讀者跟 浦澤直樹 追完謎題,卻有著搞什麼飛機的失落感,就好比是想從洋蔥找出核一樣,撥了半天是一場空但卻淚流不止。浦澤直樹在「20世紀少年」第16集,刻畫角色之間想從不受注意的外圍的「粉絲」(Fans),變成「友達」(ともたち) 核心團體的那種欲望表現的十分深刻。這樣的說故事方式,成功的讓不同世代的讀者回想是否層產生那樣情傃與怨恨。 回過頭來看網路世代,各種的2.0不是就最讓 許多 趨勢專家 與 意見領袖 朗朗上口,認為網路創新服務讓訊息流通從單向升級到雙向,更讓人與人之間的關更多元的發展。放眼望去「部落格」(Blog)